这两年来,相信我们都能切身感受到“元宇宙”概念的风行。
元宇宙的风口下,在荧幕上呈现人类在元宇宙的未来形象,成为国内行业进行数字化探索,向元宇宙迈进的“第一步”。
2022年8月26日,《春草传》发布暨战略合作启动仪式。借此推出中国首部电影化云原生游戏《春草传》,联合力推中国数字人演员——“春草”。
从虚拟歌手洛天依、数字虚拟达人柳夜熙和虚拟偶像组合A-SOUL,再到数字人演员“春草”.......
经强大的AI算法能力创造的虚拟数字偶像不断跃入公众视野,也迅速捕获了年轻消费群体。
早在2019年,人民日报社“果果”、新华社“新小微”就拉开了打造AI虚拟主播的序幕。随着“元宇宙”概念的大热,各大行业推出的虚拟数字人力求在内容层面更具吸引力。
2022年两会期间,《两会C+时刻》借助3D超写实数字人“小C”围绕两会热点进行互动访谈。
“小C“的语言风格摆脱早期同类产品的机械单一,灵活多变、风趣幽默的对话表现,大大提升了采访的趣味性和新鲜感,有效赋能节目创新表达。
2021年10月,湖南卫视推出的数字主持人“小漾”在年初的综艺《你好,星期六》完成荧幕首秀。
相较于早期的虚拟主播,作为数字人的小漾致力于打破虚拟和现实的边界,超越了早期AI主播的“凭空而出”、“设定生硬”的违和感。
2022年6月,浙江卫视则联合腾讯互娱联合打造“宋韵数字推广人”——“谷小雨”登上浙江卫视《天赐的声音》舞台,共同演绎了由宋词改编的经典歌曲《但愿人长久》。
“5G时代+人工智能”毫无疑问带来了更多机遇。短短两年,我们看到“虚拟数字人”从局部试水、个别行业应用,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场景。
在这一过程中,如何力求“真实”成为了数字人技术的重要着力点。
2022年8月,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三角之声联合腾讯推出的AI主播“长小娇”。
技术团队为长小娇打造了极为逼真的唇形模型,唇形效果与字音一一对应,能够支持多情感、多方言、多风格朗读。
北京广播电视台“时间小妮”集人工智能、深度学习、卷积神经网络学习技术于一体,经过情绪仿真引擎,为‘时间小妮’赋予了如同真人情感表情。
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数字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为1074.9亿元,核心市场规模62.2亿元,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分别达到6402.7亿元和480.6亿元。
数字人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堆砌,更需要融合文化审美、心理学、艺术学等相关知识,是跨学科的挑战。